《高山流水图》轴,清,梅清绘,纸本,墨笔,纵249.5厘米,横121厘米。图绘景象奇伟的山川之貌,陡峭的山石于群峰中傲然而立,如练的瀑布从山壁上飞流而下。瀑布与山峦点明高山流水的主题,亦营造出清幽疏旷的意境。款题虽言系仿“石田老人笔意”(沈周)之作,但体现出的完全是梅氏晚年粗笔皴擦、焦墨点苔、笔力老健的画风特点。款署:“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笔意。甲戌中秋前一日,瞿山梅清时年七十有二。”钤“矍硎清”白文印、“渊公”朱文印、“老去看山眼倍青”白文印、“天延阁图书”朱文印。鉴藏印有“槃斋秘玩”等。“甲戌”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49年),梅清时年72岁。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深谙琴趣,伯牙琴曲,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子期听后遂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

梅清(1624—1697年),原名士羲,后改梅清,字渊公,号瞿山、敬亭山农,宣城(今属安徽省)人。清初画家、诗人。工诗善画,以画山水、松石、梅花著称,时有“画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画梅花“枝干奇古”之评。山水画大多是黄山景致,风格雄奇豪放,为宣城地区画坛领袖。梅清的山水画远承宋元诸家的遗绪,近学“元四家”和沈周的笔墨技法,又尝与石涛相互切磋画艺,故功力尤深。他的创作最重师法自然,曾在各地游历名山大川,终日面对青山描摹写生。黄山和家乡宣城是梅清绘画中最着力表现的题材。著有《天延阁集》、《梅氏诗略》等书。

山川指山岳、河流和平野。方志类书中常将“山川”列为一目,用以记载某一地区的形胜,诸如:山脉、河流、湖泊、池沼、津梁,以及与山川有关的森林、矿藏、名胜、景观等。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古、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文章标签: 山川 梅清 山水 沈周 高山流水 石田 笔墨

猜你喜欢

鸣泉图
黄山天都峰图
梅清黄山图轴1
梅清黄山图轴2
梅清黄山图轴3
梅清黄山图轴4
梅清黄山天都峰图轴
梅清黄山图轴
梅清莲花峰图轴
观泉图
断桥残雪图
人物山水立轴
观音图
鸡鸣图
玉堂富贵绢
长林逍遥图
百鹊图卷
双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