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诗意图》轴,清,王原祁绘,纸本,设色,纵97.5厘米,横54.3厘米。作者自识:“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用昌黎诗意,时壬午仲春写于京师邸舍,麓台祁。”钤“期仙庐”白文长圆印,“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西庐后人”朱文印二方。“壬午”是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王原祁时年61岁。据自题而知,此图是据唐代韩愈《南山诗》(见《全唐诗》卷三三六)中“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句而绘制的山水画。构图有远近景之分,远景重点表现幻境般的烟云,其大片的留白与近景具象的汀渚杂木形成虚实对比,其由实至虚的表现手法不仅扩展了画面的空间,而且为画作增添了朦胧的诗意,突出了创作主题。图中山石的画法带有典型的王氏画石特点,先用朴拙的线条勾勒轮廓,而后以墨连皴带染,靠墨的干湿浓淡逐步浸染,最后达到清中求浑、浑中显清的闲逸之趣。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狮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因画艺,被召供奉内廷,深受皇室青睐,地位显赫,任书画总裁和《万寿盛典》总裁,官至户部侍郎,故称“王司农”。他擅画山水,其绘画艺术承绪家学,自幼得到祖父王时敏的刻意指导,一生倾注于笔墨施运的营求中,自称笔端有“金刚杵”,画风中年秀润,晚年苍浑。与王时敏、王鉴、王翬合称“清初四王”。王原祁做为“四王”中最年轻的一位画家,秉承家学,追摹古法,在不懈创作的同时,以同样方法再授弟子,对山水画的发展及“娄东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其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中、后期“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玫)、“后四王”(王三锡、王廷之、王廷国、王鸣韶)。“四王”的绘画创作继承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力图集古人之大成,被确立为正统画派。追随王原祁的画家众多,形成“娄东派”,几乎独占了当时的画坛。著有《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等。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鄧州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因其郡望为昌黎,世称韩昌黎。25岁登进士第。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又称韩文公。唐代中期的文学家,继承儒家道统思想,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后来的宋明理学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有《原道》、《师说》、《马说》、《送李愿归盘古序》、《进学解》等,均收入《昌黎先生集》。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奉敕编纂唐代诗歌总集,共收二千三百多位诗人作品,有帝王后妃至民间之作共四万八千余首诗,计九百卷。

文章标签: 王原祁 昌黎 绘画 清康熙 王时敏

猜你喜欢

江上垂纶图
仿大痴山水
仿古山水图
仿黄公望山水图
仿黄子久晴峦霁翠卷
仿黄子久设色山水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
仿一峰山水
高岭平川图
阿弥陀佛
指画怒容钟馗图
花卉山水-12
芝昜东湖图卷
山水册页
极乐世界庄严图
山水册11开
宝相观音图
自画像
0.1420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