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壑高士图》轴,清,王时敏绘,纸本,墨笔,纵79厘米,横47.8厘米。本幅款署:“松壑高士图。辛丑秋日为耿庵社长先生六十初度寿,弟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西庐老人”、“西田”朱文印二方。鉴藏印有:“荫北鉴藏”、“壶中墨缘”、“莱臣心赏”、“虚斋审定”共四方。“辛丑”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王时敏时年70岁。据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为祝好友金俊明(耿庵)60寿辰所作。因此,图中特别突出地表现了具有长寿寓意的峰峦和松柏,以此寄托其祝福友人“寿比南山”的美好意愿。图中山石、树木以娴熟的笔墨皴擦点染,于苍润浑厚中不失清幽秀雅,颇得董源、黄公望“平淡天真”的神韵,是王时敏晚年山水画的典型之作。《虚斋名画录》著录。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金俊明(1602—1675年),原名衮,字孝章(一作九章),号耿庵,又号不寐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随父官宁夏,往来燕赵间,以任侠自喜。归里后,折节读书,经、史、子、传及天文、水利靡不精究。亦工于书画,小楷师《曹娥》,行草师《圣教序》,悉有章法,享有赞誉。善绘山水、竹石,皆萧疏高逸,具书卷气。墨梅最工,疏花细蕊,别有韵致。明亡,佣书自给,不复出。卒年七十四。及卒,门人私谧"贞孝先生"。著《春草闲堂集》、《退量稿》。董源(?—962年),五代时南唐画家,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作品甚多,但传世寥寥。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今仅见“水墨”一路,多作江南一带山水景色,幽旷平和,得山水之神气,意趣天真,品格高古,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与之并称“董巨”。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文章标签: 董源 山水 王时敏 耿庵 江苏

猜你喜欢

丛林曲调图(立轴)
仿黄子久山水(轴)
浅绛溪山图
山楼客话图(轴)
山水十开
书画十六开
松风叠嶂图
云峰树色图(立轴)
杜甫诗意图册
花卉山水
风雨归舟图
桃源图卷
葵石峡蝶图
梅石图
山水诗册
竹鹤图
便面畫選集12张 花巖游騎圖
山水册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