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轴,清,王时敏绘,纸本,墨笔,纵135厘米,横63厘米。本幅款署:“己酉初交为公超词兄画。王时敏。”钤“王时敏印”、“西庐老人”、“真寄”朱文印。“己酉”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王时敏时年78岁。此幅构图为王时敏所作之常见格局,峰峦叠嶂,林木丛生,溪流小桥,屋舍隐现,一派江南的山水景象。用笔古秀,布局深远,以披麻皴写山石,浓墨点苔,意境近黄公望,为王氏代表作。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文章标签: 王时敏 山水 江南 董源 江苏

猜你喜欢

丛林曲调图(立轴)
仿黄子久山水(轴)
浅绛溪山图
山楼客话图(轴)
山水十开
书画十六开
松风叠嶂图
云峰树色图(立轴)
杜甫诗意图册
山水册页11开
秋窗读易
幽亭听泉图
竹鹤图
童子礼佛图
枫溪垂钓图
山水立轴
仿古山水册8张
桃花源图
0.1185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