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庄忏绮图像》卷,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费丹旭绘,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128.6厘米。

此画题为“复庄忏绮”,是指当时的风流才子姚燮对以往浮浪生活的忏悔。姚燮(1805—1864年),字梅伯,一字复庄,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清道光、咸丰时期著名词人。此画描绘了姚燮和其侍姬们曾经的生活场景。中间端坐于蒲团之上者为姚燮,怡然微笑似有所悟。周围12名侍姬环绕在其身旁,神形各异,仪态万千,整幅作品格调淡雅。作者对姚燮的面部细加刻画,以淡墨勾勒轮廓,复以赭色烘染,力图表现明暗凹凸感,有肖像写实效果。图中的仕女以细劲灵活的线条和淡雅的设色表现,不具有写实性,显现出作者创作仕女画的典型风貌。费丹旭(1802—1850年),字子苕,号晓楼、环溪生、偶翁,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从父珏(芝原)习画,擅绘仕女,笔致轻灵淡雅,颇得女性娟秀之美、柔弱之态。工于肖像,以如镜取影、情神酷肖为人称道。亦能山水、花卉,取法恽寿平,笔墨洁净清丽,具闲散意趣。长年流寓上海、江浙一带,交游于文士间,艺术修养广博深邃。“仕女”始称“士女”,其原初的语义指未婚的男女,后来泛指男女。至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绘画作品时已开始用“士女”一词,它代表了一种题材内容,在当时,这类画作主要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美女。

文章标签: 仕女 姚燮 士女 作品 浙江 作者 肖像 设色 费丹旭

猜你喜欢

旭绘十二金钗册
费丹旭红线盗盒图扇页
费丹旭陈云柯小像图轴
费丹旭夏仲笙像轴
费丹旭十二金钗图册
红楼故事图
红烛题诗图
庭院扑蝶轴
在香蕉树下的夫人
无量寿佛图
隔水吟窗图轴
设色鸲鹆双栖图
山水册页
白缎地广绣三阳开泰挂
林泉春暮图轴
得趣在人册13开
仿董源笔意图
山水
0.1693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