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山茶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77.5厘米,横47.4厘米。

画面无作者题识,画幅右下侧有姚华题:“谁将败绿障深红,生怕晚来风。画里无妨,雪里丹砂,炼火春融。槐堂事往,朱零墨胜,梦冷诗慵。不得替人怎去,一篇孤负纱笼。《朝中措》题师曾遗墨。甲子百花生日为散释作。莲花庵书姚华茫父。”钤“姚华”、“感灵伪认受性”印。

另有李释戡题:“泽民大姐甚喜师曾花卉,旧得此帧,属索师曾补题,卒卒未果。师曾既没,余以属之茫父,茫父谨以为余所藏,因附识以归之。二月晦,释戡。”

画面虽然没有陈师曾本人的题识,但通过姚华与释戡二人的题记得知此图为泽民女士收藏的陈师曾之旧作,原是泽民托释戡请师曾补题,但未想师曾去世仓促,释戡于是请姚华代为补题,而姚华误以为画主即释戡,所以题为“散释”作,个中经过颇为曲折。

图中画芭蕉与山茶,蕉叶已呈枯黄凋败之势,而一旁的山茶花开正盛。芭蕉树纵贯画面,刚健挺拔,布局大胆,甚有气势。山茶以红花配墨叶,与蕉叶穿插掩映,疏密得当。陈师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湖南省凤凰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姚华(1876—1930年),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人,久居北京莲花寺,因别署莲花龕主。光绪年间进士,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学法政,归国后任职邮传部。辛亥后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其后在清华学堂、民国大学、朝阳大学执教,并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京华美专校长,是近代著名学者。于诗文词曲、碑版古器无不精通。书法、绘画亦有高深造诣。其绘画既注重师法自然,力求形神兼备,又讲究笔情墨趣,博取众长而自成一家。其书法雄遒茂密,真行隶篆造诣俱深。与陈师曾最善,京师所制铜墨盒面图画,精者多出于他与师曾手笔。晚年病臂,犹事挥毫。著有《弗堂类稿》。李释戡,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词人,曾为梅兰芳作唱词。

文章标签: 陈师曾 姚华 书法 画面 日本 山茶 绘画 诗文 写意 师法 自然 泽民 芭蕉

猜你喜欢

幽林芳意
玉质自能无暑意
兰石图
四条屏 幽林芳意
四条屏 怨秋凋
四条屏 扶摇绿叶
四条屏 玉质自能无暑意
玉质自能无暑意
陈师曾山水图轴2
书法 乐生堂
书法
西泠鸿雪
书法 -七言联
法师法帖
对联2 最终修改版
朱竹图卷
紫云阁
二乔牡丹图
0.2429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