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瓶式香几,清乾隆,高104厘米,面径35厘米。香几紫檀木质。几面方形,四周起拦水线,面上攒框打槽镶板,侧沿饰云纹垛边。面下为瓶式束腰,瓶颈四角有卷草纹耳,瓶腹上饰如意云头纹开光,内雕十字花纹。瓶下有雕如意云头纹的双托腮,牙条上铲地浮雕云纹至腿的拱肩处。三弯腿,上部起云纹翅,外翻云头形足,下踩圆珠,方形托泥带龟脚。香几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打破传统香几的常见模式,在清代乾隆时期亦应属创新之作。中国古代生活中用以承放香炉的家具。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云:“明窗净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香几属于高足家具,不论用于室内或室外,总宜四无依傍,且往往置于中央。为使其从各个侧面观看均对称完美,香几在形制上多采用曲线形结构,几腿常做成三弯形式,修长优美,足下踩托泥,造型端庄婉丽。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桌面四边高于面心的线条。中国古代家具上用攒边方法做成的框称为攒框。桌面四边垂直的部分称侧沿。为增加面沿厚度而贴在桌面边沿下的木条。在套箱的内箱和外箱之间起分隔、固定作用的木条也称垛边。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束腰与牙条之间的托层。有些束腰家具,束腰与牙条不衔接或衔接甚少,不能起到支撑作用,这时在两者之间加一木条过渡,使结构更加合理。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来装饰。这种牙子中长而直的称为牙条。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有束腰的家具腿上端由于束腰缩进而形成的肩膀称为“拱肩”。明式家具腿足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其腿部从束腰处向外膨出,然后内收,至下端又向外兜转,形成三道弯,以形取名,故名三弯腿。中国古代家具术语。桌腿上做出高于平面的云纹,形似翅膀,称作云纹翅。传统家具处理器足的一种形式。指落在托泥或直接落于地面而上承家具腿足的圆珠,又称圆球。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着地,另有横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称为“托泥”。有的托泥之下还有小足,小足才是真正落地的部位。此部件多见于条案、几类等传统家具,以增稳重之感。托泥下面的垫脚,形似乌龟的脚掌,故名。

文章标签: 家具

猜你喜欢

紫檀嵌玉菊花图宝座
紫檀嵌黄杨宝座
紫檀嵌珐琅宝座
花梨框西洋人物玻璃挂屏
紫檀嵌楠木山水人物床
紫檀雕山水八屉兰亭八柱插屏
紫檀嵌牙点翠海屋添筹插屏
紫檀八仙八宝纹顶竖柜
紫檀牙雕广州“十三行”图插屏
紫檀平角条桌
填漆戗金龙戏珠纹宴桌
紫檀小长桌
紫檀嵌珐琅绣墩
黑漆五彩螺钿书格
紫檀云纹藤心扶手椅
紫檀雕夔龙纹床
桦木圭式案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条案
0.1909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