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石定墓志,西晋,高47厘米,宽23厘米。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墓志刻石。刻石存文10行185字,隶书体。内容主要刊刻石定族属简历及其本人殁事。此墓志保存完整,书文精美,刊刻精良,志文主要部分内容可与石尠墓志相参,二志石同刊同出,殊属难得珍贵。1919年河南洛阳城北马坡村出土。曾归周季木收藏。录文:处士乐陵厌次都乡清明里石定,字庶公,太尉昌安元公之第三孙,尚书城阳乡侯之適子也。秉心守正,志节清远,有才干胆断,本郡功曹察孝、州辟皆不就,举秀才不行,侍父乡里。永嘉元年逆贼汲桑破邺都之后,遂肆凶暴,鼓行东北,其年九月五日攻围侯,侯亲率邑族,临危奋讨,众寡不敌,七日城陷,侯薨。定与弟迈致命左右,年廿八。才志不遂,呜乎哀哉!凡我邦族,莫不嗟恸。二年七月十九日祔葬于侯墓之右次,刊石纪终,俾示来世。妻沛国刘氏,字贵华。父字终嘏,晋故太常卿。职官名。最早见于秦,秦统一后置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此后历朝历代或置或否,并且必须兼有它职时才有实权,如无兼职则多为加官或赠官。元朝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总掌天下军甲兵机,太尉一职与宋、辽、金时相同,名义上参议国事,实为加官或赠官,掌权者另有它职。即石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魏世历为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晋武帝受禅,封堂阳子,为司隶校尉,转尚书,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司隶校尉、光禄大夫、领司徒。封昌安县侯。元康初,为太尉。薨年八十余,谥曰元。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文章标签: 尚书 太尉 内容 墓志 刺史 赠官

猜你喜欢

晋三老碑
牛橛造像記
晋建元二年砖
晋袖珍兰亭序拓本卷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
张干白云山地莂拓本连考证题跋合裱一轴
晋贾公阙
晋太康九年砖
北朝窦泰墓志拓片
Prajnaparamita sutra的转录
晋元兴三年砖
晋永嘉六年砖
晋永嘉铭砖
牛★造像記(拓本)
用草书写的“心”经
魏恒州大中正于景墓志
晋元康四年砖
晋石定墓志
0.1523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