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定武兰亭序,木面,楷书题签“宋拓九字损本”。隔麻拓,纸墨淳古。白纸挖鑲蝴蝶装,三开半。半开纵24厘米,横9.5厘米。

此本兰亭序为定武本系列。“亭、列、幽、盛、游、古、不、群、殊”九字损本及“湍、流、带、右、天”五字俱损。周寿昌题跋:“此即王虚舟先生定为宋拓九字损本,翁覃溪先生兰亭考中所屡称之程孟阳本也。……”帖前附页楷书“至宝,伯里谨识”六字。后附页有程孟阳、陈奕禧、袁宝恒、路朝霖、张光照等题跋10段。并钤有“路”“白氏印”“光照”“吴氏荷屋平生真赏”、“韵阁图书”、“李云驹”、“龙骧之印”、“臣朝霖印”、“双石鼓砚斋”等印。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使鼠须笔,凡28行324字,书法藻丽多姿,精美绝伦,历代为楷模。
有些拓本可以清晰地看到墨色有纵横垂直交叉的纹路,形成这种效果的方法是在帖版上粘上一层薄薄的、纹路稀疏的麻布,目的一是为了防止帖版皴裂,二可以增加视觉效果。简称“蝶装”。图书装帧中册叶制度的早期形式。书叶按照中缝反折,即将有字的纸面相对折起,再将各叶中缝的背口对齐,以浆糊粘连在作为封皮的厚包背纸上,裁齐成册。翻阅时,书叶有如蝴蝶两翼开展。其封皮有软面和硬面两种。唐太宗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后,有欧阳询摹本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辽耶律德光破后晋携此石刻北去,中途病故,石被弃。宋庆历年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年间置于宣和殿。金兵灭北宋入汴京,石散失不传。定州宋时属定武军,故此石刻拓本称为“定武兰亭”。

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为10块质地为花岗岩的大石头。因石形似鼓,后人称为石鼓。其圆顶呈馒头形,上狭,中间略鼓,平坦光滑,下凹凸不平天然曲折,底部均为人工凿成的平底。10鼓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高95厘米,最矮者高60多厘米。

文章标签: 兰亭 王羲之

猜你喜欢

旧拓 南宋文天祥楷书忠孝碑轴
元祐秘阁续帖二册
宋拓唐李玄静碑
宋拓王允本兰亭序
宋拓东汉武梁祠画像石
宋太上老君常清静经
宋拓松桂堂帖
宋张仲荀抄高僧传序
宋拓南宋武陵帖
宋汧阳县龙泉山普济禅院碑
宋竹林观音像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经秦观书真言拓片
宋「春芬堂」印拓片两件
宋赵宗道妻崔氏墓志拓片
宋京兆府学移石经记拓片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宋拓宣城本兰亭序
淳化阁帖(翻刻贾藏本)
宋赠梦英诗碑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