戗金彩漆万福凤盘,清乾隆,高3.3厘米,口径29.2×19厘米。盘长方形委角,浅腹微鼓,平底,矮圈足。通体采用戗金彩漆技法装饰花纹。内壁如意形开光绘折枝花卉纹,开光外装饰填漆卍字锦地。外壁绘素地暗八仙纹。内底以填漆龟背锦纹为地,中部上方装饰蝙蝠衔卍字结,下方有一朵盛开的牡丹,其花蕊被刻划成一个团寿字。牡丹花左右两边的枝蔓上各有一只翩翩飞舞的凤凰。外底髹红漆,近顶部有“大清乾隆年制”横行楷书款,其下有“万福凤盘”双排楷书器名款。器名款用以描述器物的形状及花纹,仅见于乾隆皇帝御用的部分雕漆器、戗金彩漆器和填漆器。此件漆盘的花纹线条流畅,锦地细密规整,打磨光滑,工艺技术严谨。漆色以柔和的暗红和黄褐搭配闪耀夺目的金黄,给观赏者带来雍容华贵的视觉效果。可以视作乾隆朝内务府造办处繁密、纤细、华丽的制器风格的杰出代表。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即在器物表面先按照设计的图案阴刻出花纹,然后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使之成为金色的花纹。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填彩漆,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锦原为丝织物的种类名,花纹精致古雅。漆器上所谓锦地,是指用漆填或描绘出华美的纹样作衬地,其上再饰各种图案。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八仙指神话传说中神通广大的道家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各持一件宝物,分别是葫芦、扇子、花篮、渔鼓、荷花、宝剑、洞箫和玉板,传说这些宝物法力无边,有逢凶化吉之作用,其被用作装饰图案,以物代人,称暗八仙。

“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文章标签: 花纹 花卉 技法 内务府

猜你喜欢

乾隆款剔红御制诗笔筒
清乾隆款朱漆菊瓣盘
托盘
朱砂漆“风景学者”盒子和封面_Cinnabar Lacquer ‘Scholar in Landscape’ Box and Cover 147050
乾隆款剔红飞龙宴盒
日本描金山水朱漆盘
剔红仿古铜壶式盒
剔彩山水人物琮式盒
浑金漆花卉纹圆盒
剔红福字盒
脱胎朱漆菊瓣式盘
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
剔绿加彩张果老渡海图桃式盒
有景观场景和吉祥标志的盒子
剔红观鹅图笔筒
杯子
清晚期卢葵生款剔红郭子仪贺寿图屏风
剔红山水人物流觞图扁圆盒
0.0883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