邐簋,高14.2厘米,口径19.7厘米,重2kg。圆腹,圈足,半圆形双兽耳,耳下各垂一小珥。颈前、后铸半浮雕对称二兽头,每三个兽头两侧各饰一夔纹,圈足上饰双夔合成的兽面纹,均匀地构成了四组兽面图案。器内底铸铭文3行19字,合文1字:辛巳,王饮多亚『0009』,享京,邐赐贝二朋,用作太子丁。『0010』。大意是:在辛巳这一天,商王在厅中宴请众官员,随后又在京地举行祭享典礼。邐可能因参与上述活动有功而被商王赏赐两串贝。为此作簋,用以纪念太子丁。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0025』”。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0025』。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和十二个地支字相配,用以记日。

亚为官名泛称,“多亚”指众多官员。

即聽、廳,均可释为“厅”。

做器者邐死去的父亲。

邐的家族名号。

文章标签: 纹饰 兽面纹

猜你喜欢

夔龙蝉纹青铜圆鼎
田告方鼎
兽面纹带铭提梁铜卣
王生女『0551』方彝
矢壶
烧杯_Beaker 16393
高脚杯(jia)_Goblet (jia) 31955
高脚杯_Goblet 109230
龙纹扁足鼎
蚕蝉纹青铜圆鼎
卣_Wine Container 26647
兽面纹尊
商青铜爵
羊父丁方鼎
『0548』勺
旧青铜小镞二种
亚『0007』方尊
兽面纹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