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虺纹三鸟盖豆,高21.5厘米,口径18.6厘米,重1.92kg。

豆大腹,高足,有盖。盖上饰三立鸟及蟠虺纹、綯纹等三道纹饰,器身上饰蟠虺纹、綯纹等二道纹饰。

此豆花纹精巧,所饰蟠虺纹为春秋时铜器上盛行的纹饰,其造型新颖,全器风格突破了商周以来凝重奇诡的传统。《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虺小蛇大,是虺属蜥或蛇。”蟠虺纹即象许多小蛇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图案,多作为器上的主体纹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小蛇。《国语》:“申胥谏曰:‘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盛食器,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一种重要器物,常以偶数出现,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

文章标签: 春秋 纹饰

猜你喜欢

蔡子匜
鸟纹壶
魏鼎
邗王是野戈
蔡子鼎
王命传任虎节
鱼形壶
兽首编磬
凤鸟纹镜
蟠虺纹大鼎
蟠虺纹鉴
错银螭首带钩
楚王酓朏簠
蟠螭纹豆
茶花纹敦
蛙纽螭纹铜阳燧
铸客盉
0.1257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