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919~967年),字咸熙,号营丘,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五代宋初画家,与董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苏州刺史李鼎的孙子。

博学多才,胸有大志,无处施展,醉心于书画。乾德五年,病逝于陈州,时年四十九岁。

擅于山水画,师承于荆浩、关仝,自成一家,喜欢画郊野平远旷阔的风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惜墨如金”;绘画山石如卷动的云,人称“卷云皴”;绘画寒林,开创“蟹爪”法,对于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他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学他画法的较多。画迹在北宋时已经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无李论”之说。作品成功地表现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中自然山水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点,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描述为,“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墨法稍微者,营丘之制也”。今有《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燕文贵等。明末著名收藏家王时敏在《烟客题跋》中有《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中对袁枢赞赏道:“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袁可立子袁枢)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猜你喜欢

寒鸦图卷
茂林远岫图
晴峦萧寺图
小寒林图卷
无题
景观与渔村和船在湖上
宋佚名仿李成寒林策驴图轴
蔡文骥的囚禁
低平原的寒冷森林
Avalokiteśvara_观世音菩萨像
写生珍禽图
山脉和溪流中的旅行者
在室内室内的多情会议
层岩从树图
景观:垂直悬崖和汹涌的水面
望川山庄
龙宿郊民图
雪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