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得堂宝”,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5厘米见方,通高8.6厘米,纽高4.1厘米。附系黄色绶带,配紫檀木浮雕海水云龙纹宝匣。戒得堂位于避暑山庄清舒山馆之左,命名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则知此宝制作于是年或稍后,专门存放在此书堂内。关于戒得堂命名之始末,乾隆帝曾有《戒得堂记》云:“我皇祖圣寿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内廷翰林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然当时圣意引而未发。予今亦届七秩,于元旦试笔,即隐括此语为什。兹驻跸避暑山庄,乃皇祖朝乾夕惕用此玺之处,而予受恩之所也。适作书堂于清舒山馆之左,即以此题额而为记,以阐皇祖之意。曰:帝王之学,与佔毕书生有不同,则所戒亦当各异。未定方刚之戒,兹不复论,兹所戒者,当在得矣。”可知此堂之命名,既有仰体康熙“戒之在得”之训的意思,也包含乾隆自我鞭策、自我警励的成分。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孔子三戒之论,朱子注谓: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又引范氏之言,以为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蒙引又引新安陈栎之语,以为志亦定向于理,志有善恶,理无不善。诸说绎圣析理,各抒所见,亦既择之精而语之详矣。

我皇祖圣寿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内廷翰臣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此语闻之张照,盖尔时伊在南书房里行也。然当时圣意引而未发。予今年亦届七袠,于元旦试笔,既隐括此语为什。兹驻跸避暑山庄,乃皇祖朝乾夕惕用此玺之处,而予受恩之所也。适作书堂于清舒山馆之左,即以此题额而为记,以阐皇祖之义。

曰帝王之学与占毕书生有不同,则所戒亦当各异。未定方刚之戒,兹不复论。兹所戒者,当在得矣。而得岂与庶人同乎?欲得贤材而用之,此可戒乎?欲得亿万年永承天眷,此可戒乎?欲得寰宇安宁,万姓乐业,此可戒乎?欲得五风十雨,屡绥普遍,此可戒乎?若夫欲得货财为琼林,大盈金花内帑之私,则是剜肉补创,自速其亡之举,古有明戒,而戒及此,其亦小矣。

因敬思皇祖所云戒得者,其在扩土兼远之为乎?扩土兼远之不已,必有穷兵黩武之事。我皇祖虽征朔漠,复卫藏,非穷兵也,不得已也。予小子钦承先志,亦既平伊犁,定回部,靖金川,扩土不为不遐,兼远不为不备,然非敢恃兵之强、将之略而穷黩,以逞己之欲,亦惟是不得已而用之耳。

幸蒙天助,诸事顺成,今则寿登七旬,亦既老矣,尚何所不足,敢弗以皇祖之戒为戒乎。如是,则先儒所谓志气血气,胥不外一理,然此理实非占毕儒生所得同,而或有合于我仁祖垂示万祀之义乎!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

猜你喜欢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栴檀香木盘龙纽“皇帝之宝”
青玉交龙纽“纪恩堂”玺
青田石“十钟山房藏钟”章
青玉兽纽“千潭月印”玺
紫晶螭纽“乐善堂”玺
铜柱钮“正黄旗满洲四甲喇十叁佐领图记”印
碧玉龙纽“武功十全之宝”
寿山石“破尘居士”玺
铜柱钮“文县守御所印”
皇后之宝
碧玉交龙纽“四知书屋”玺
铜“广储司印”印
碧玉螭纽“爱竹学心虚”玺
寿山石飞熊纽“朝乾夕惕”玺
寿山石狮纽“圆明主人”玺
“乾隆御赏”竹根印
碧玉交龙纽“心愿符初”玺
0.1921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