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地彩云金龙妆花缎貂皮朝袍,清康熙,身长150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9厘米,下摆宽152厘米,开裾长53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披领与朝袍相连,明黄色绦带背云。袍在明黄色缎地上以圆金线用妆花手法织金龙纹,间用五彩丝线织祥云和平水江崖纹。镶石青色织金缎及三色金边,衣身边缘及披领镶紫貂,马蹄袖口镶薰貂,袍内以天马皮衬里。此朝袍为清康熙皇帝冬季所穿用,做工讲究,皮毛柔软,色彩柔和,是皇帝朝服中的上乘之作。朝袍原有黄条两张,上书“圣祖黄缎织金龙貂皮边天马皮朝袍一件,珊瑚背云二块,珊瑚坠角四个,加间饭块正珠八颗,四等四颗,五等四颗”和“圣祖”。妆花是云锦中的一种,属于提花丝织品,有妆花缎、妆花绢、妆花罗、妆花纱等。其特点是织造工艺复杂,色彩多而变化丰富。织造方法系用各种颜色的绒管对花纹的各个局部做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因而织物的背面有彩色拋绒(或称回梭绒)。因其彩纬多,故织料较厚重。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又称捻金线,是将金箔切成细丝后,以丝线为芯捻制而成,线身为圆形,故称圆金线。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清代将兔皮称为天马皮。

皇帝朝服,亦称礼服。式样为上衣下裳,颇类现在的百褶连衣裙。绣纹除皇帝服饰常用的云龙纹外,最突出的有只能用于朝服的、代表天子的“十二章”纹。有裘、棉、夹、单、纱多种形式,分四季穿用。颜色有四种,分别用于不同场合:明黄色,用于元旦、冬至、万寿及祀太庙等典礼;蓝色用于祀天(圆丘、祈谷、常云);红色用于祭朝日;月白色用于祭夕日。

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文章标签: 珊瑚 金线 色彩 颜色 彩瓷 皇帝 背云 清康熙

猜你喜欢

红色纱地满绣回纹平金云龙袷褂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皇太极皂靴
点翠勾莲寿纹头面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砗磲顶皮吉服冠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大红色缎绣花卉彩帨
绿色缎海棠菊花纹狗衣
金黄团寿云龙纹织金缎棉袍
浅杏黄缎绣五谷丰登绵袜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
石青色四团龙织金缎袷衮服
皇帝行服冠
明黄色大洋花纹金宝地锦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薰貂皮皇帝冬吉服冠
冬朝冠
0.4684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