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仁发二马图卷》是元代画家任仁发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

元朝任仁发的《二马图》卷,是一幅有着明确讽刺内容的绘画作品,而且含义十分尖锐,下面试解释画面一二。

  画面很简单,画幅前边是一匹壮实、膘肥肉厚的花马,昂首,踏着轻快的碎步,尾巴扬起飘动,显得自在得意。随在这匹马后边的则是一匹骨瘦如柴的马,条条肋骨清晰可见,它低着头,步履蹒跚,尾巴卷缩着,显出吃力疲惫之态。画家以极其写实的手段,采用勾勒的笔法,描画了马匹的轮廓,线条极富表现力,然后赋以色泽,颇具唐人画马的传统。

  如果单纯从画面来看,画中描绘的只是两匹马,我们似乎不会感到这是一幅讽刺绘画,但是结合画幅后面作者自己的题记来看,其实它是对当时官场乃至社会的种种腐败黑暗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只不过采用了隐喻、拟人的手法,曲折地表明了画家的态度和观点。这大概也是画家所处的时代决定的,因为像《二马图》这样的作品,当时除去作者本人以外,能看到的人可以说不会很多,这样的绘画活动仅仅只能算是个人行为,不会像现在的漫画作品能够发表于报刊上,影响面十分广大,变成了一种社会行为。

  这幅并无任何其他背景和道具的《二马图》卷,看似简单,其实寓意深刻。内容的关键在于画幅后面画家任仁发自己题写的一段文字。他在跋语中先叙述了所画的肥、瘦二马:“肥者骨骼权奇,萦一索而立峻坡,虽有厌饫刍豆之荣,宁无羊肠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剥落,齧枯草而立风霜,虽有终身摈斥之状,而无晨驰夜秣之劳。”在写完对两匹马的评语后,作者笔锋一转,进一步议论道:“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淤滥之耻欤?”看了这段跋语,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任仁发是借用两匹马来评论官场的得失利弊。他将画中的肥马比喻成为官不正的贪官,他们吸食民脂民膏,故而肥壮;又将画中的瘦马比喻为廉明勤政的清官,因为忙于政务而累得皮毛剥落,骨瘦如柴。然后作者表明了应当以前者为戒、以后者为榜样的态度。明白了任仁发画这肥、瘦二马的用意之后,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作者在画中还安排了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细节,那匹肥马马首挽着笼头,但是缰绳却松开了,拖在地上,而瘦马不但有笼头,缰绳还套在马颈上。一匹是没有约束的脱缰之马,失去了控制,就会无法无天,鱼肉百姓而肥己。另一匹是有约束的拴着缰绳的马,有了管束才能尽心尽力,克勤克俭。在这里任仁发似乎又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于官吏管理的看法,其用心可谓十分良苦。其深刻含义就是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了某种监督和制约的机制,腐败就将滋生。


猜你喜欢

大豆图
二马图
人马图
无题
张果见明皇图
任仁发二马图卷
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卷
元 任仁发 秋水凫鹥图轴
葡萄垂架図
人马图
高高亭图
秋江待渡图
山居纳凉图
牡丹蝴蝶图
竹石圖
高士观眺图
王羲之观鹅图
松石图
0.1183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