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牙刻山水人物图小盒,清,通高2.9厘米,直径6.1厘米。清宫旧藏。盒扁体,圆形,盖身子母口相合,凸唇。通体经染色,色泽微黄,部分施以阴刻,为使纹饰醒目,在局部剔去表层,露出象牙本色为地,装饰效果极佳。立墙题材为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盖面则饰山水人物,表现楼阁之上二仕女凭窗目送征人驰马远去,情态婉约,景物旖旎。其整体意匠颇类竹刻中的留青工艺,这是此器最具特色之处。将象牙雕刻成所需物件,再行染色加工,所成之器称为“染牙”。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仕女”始称“士女”,其原初的语义指未婚的男女,后来泛指男女。至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绘画作品时已开始用“士女”一词,它代表了一种题材内容,在当时,这类画作主要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美女。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人,大约活跃于13世纪初期),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马远的祖父随着高宗赵构南渡,所以马远是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生长大的。他大致的活动时间在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圭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竹雕的一种手法。其作法是利用竹子表面的光亮外皮刻出花纹图案,再把无用的外皮剔除,使表皮形成浅浮雕式图案,谓之留青皮或留青。


文章标签: 仕女 山水 人物 马远 图案 士女 染色 象牙 形式 画院 南宋 题材 李唐 杭州 浙江 祖父

猜你喜欢

犀角镂雕竹石纹杯
象牙雕童子牧羊
象牙雕群仙祝寿塔
牙雕海市蜃楼景屏
象牙“无逸斋精鉴玺”
描金夔龙凤象牙什锦梳具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图龙船
犀角雕花鸟杯
牙雕松树形镇纸
胡允中犀角镂雕仿古蝉螭纹杯
陈祖璋等象牙雕《月曼清游》册
牙雕草虫图竹节式花插
黄振效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
犀角镂雕山水人物杯
李爵禄象牙镂雕套盒
象牙八仙狼毫笔
犀角雕海水云龙纹杯
0.1197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