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语》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钱大昕书,纸本,行书,纵98.4厘米,横47.8厘米。此作录语一则,评唐代吴彩鸾所书《刊谬补缺切韵》卷。《切韵》为唐代韵书,吴彩鸾为唐代著名女书家,所书《刊谬补缺切韵》卷北宋时入宣和内府,经历代递传,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书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竹汀时年67岁,用笔饱满劲健,自然洒脱,格局宏阔,是其晚年佳作。款署:“甲寅三月八日竹汀居士书于孱守斋。”钤:“臣大昕印”白文印、“文学侍从”朱文印。鉴藏印:“疁田珍玩”朱文印。释文:焦达卿有吴彩鸾书《切韵》一卷,其书一先为二十三先、二十四仙。相传彩鸾所书《韵》散落人间者甚多,予从延陵季子复曾睹其真迹。甲寅三月八日竹汀居士书于孱守斋。钱大昕(1728—1804年),江苏嘉定人,字及之,号辛楣,竹汀。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少詹事。钱氏为通儒,著述等身,有《潜研堂集》。

吴彩鸾(生卒年不详),唐大和年间(823—825年)河南濮阳县人,吴猛之女,夫文箫。家贫,以抄书为业。此卷《刊谬补缺切韵》,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二记为“吴彩鸾龙鳞楷韵”,《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为“唐吴彩鸾书唐韵”。此外,史书中记在吴彩鸾名下的抄本韵书还有很多,如《切韵》、《玉篇》等。其小楷字体遒丽,用笔圆润,笔法纯熟,书写极速且精。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刊谬补缺切韵》共24叶,第1叶单面书写,其它23叶两面书写,总47面。每面纸纵25.5-26cm、横47.8-49.4cm,浅米色,纸质较厚,平滑而有光泽。初制于唐天宝、重装于宋宣和、揭裱于明洪武年间。相传该书称《吴彩鸾刊谬补缺切韵》。唐兰先生考证:成于唐天宝(742年)之前,神龙二年(706年)之后,作者王仁昫为唐中宗时人。《刊谬补缺切韵》因而也就有了不同名称,按著作者称《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按书写者称《吴彩鸾书刊谬补缺切韵》,对是否为吴彩鸾所写持有疑问的人则称《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清代内务府简称“内府”,管理皇家事务。清代中央修纂图籍的管理机构——武英殿修书处隶属内务府管辖,故武英殿刊刻的书籍或翰林编修们缮写刊刻的图书习惯上称为内府刻本或内府写本。

文章标签: 切韵 刊谬补缺 吴彩鸾

猜你喜欢

对联文书
对联“石鼓”书法
清钱大昕隶书七言联 轴
钱大昕 草隶七言 联
伊秉绶行书五言联
汪士鋐行书访颜鲁公八关碑近作轴
英和楷书杨慎乐清秋赋轴
王文治行书诗轴
梁同书行书录语轴
张廷济篆书临史颂鼎铭轴
邓石如行草诗轴
书法对联轴
书法对联
桂馥隶书轴
赵之谦行书八言联
钱沣楷书七言联
徐作肃行草五律扇页
吴昌硕篆书八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