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杰出画家马远绘制,纵26.8厘米、横50.3厘米。

中文名称寒江独钓图馆藏地点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所属年代宋代作    者马远

【名称】:寒江独钓图

【类别】:字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文物现状】: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

【简介】:

宋代杰出画家马远绘制,纵26.8厘米、横50.3厘米。

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在中国画中何谓虚实?一般说,“实”指绘画中有笔墨处(或画得洋细的部分)。虚与实相对,无笔墨处(或画得简略,用笔较淡的部分)即为“虚”。画家作画常常用心:厂无笔墨处,用力于有笔墨处,以达到“虚实相生,元画处皆成妙境” (引自《画鉴》);。在这幅画上,作者正是这样处理的,他着力描绘垂钓者的凝神专注神态,和几条淡淡的轻柔起伏的水纹,来引起观者的想像,使空白不再是虚无,而给人以茫茫江水,悠悠天空的印象。所以,美学家认为,“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宗白华《美学散步》33页)。虚在画上也具有“实”的意象。这种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艺术手法,中国画家称之为“计白当黑”,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寒江独钓图》是一幅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虚实结合,创造出意象境界的典范之作。

唐代涛人柳宗元有一首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的《寒江独钓图》创作与这首诗有关,也许就是诗意画,但历史没有留下记载,只是推测而已。然而欣赏这一诗一画,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马远,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他画树石等用郑虔的淡彩法,又颇类于巨然。下笔严正,用雄奇简红的笔法,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以坚实、爽朗有力的浅染来描写江南雄伟壮丽的山川。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与同时的夏 ,号称“马夏”。他善作平视或仰视的构图,用焦墨作树石,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水色交融。他画的《水图》表现了不同条件下江河湖海的运动状态,奇幻多姿。在构图方面,善于将复杂的景色给以高度的集中和概括。画山,常画山之一角,或“马半边”。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称为“边角之景”。他又多用水墨,画楼阁用“界画”;画树干瘦硬为屈铁,但刚健中有柔和。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而融和。历代评画者评他是“水墨苍劲”的风格。现存画水的作品用各种轻重不同的笔法,把平远、迂回、盘旋、汹涌、激撞、跳跃,以及微风吹起的微波,月光反映的滟荡等水的动态,画得十分动人。他的花鸟画有《柳塘聚禽图》、《梅石溪凫图》。人物画有《女孝经图》等。还有《华灯侍宴图》、《寻滩双鹭图》、《四景图》、《对月图》、《寒江独钓图》、《踏歌图》、《秋江渔隐图》、《山径春行图》等。

文章标签: 画家

猜你喜欢

华灯侍宴图
林和靖梅花图
舟人形图
春雨富士图
高士観眺图
孔子像图
山水图
石壁看云图
水图卷
雪江归棹图
行书自书诗卷
九龙图
秋葵图
牡丹春满图
行书社甫
柳塘牧马图
自书诗卷
烟岚秋晓图卷
0.0948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