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自题于卷首前“竹石幽兰”四字。卷末款署赵孟频为善夫(顾信)写。画幅下部,画有坡石,坡石横卧亘连,起伏不平,除竹石幽兰外,还杂有小花草,点缀着坡石。山石的平坡和山坳处长有几丛兰草,兰叶潇洒舒展,穿插有致,姿态婀娜,充满生意。花瓣随意点簇,疏落俏丽。叶之重写,花之淡点,均融人书法笔意,笔势一笔i折,有挺有转,有粗有细,有断有续,有收有纵,变化多端,生动地表现了对象的质感和风韵。坡石间幽竹丛生,遍及山坡。给竹以流畅的笔调伸出竹竿,然后在两旁画出小枝条,用浓墨,间以略淡之墨画竹叶,以“个”字或“介”字,加以排列,自然不做作。大多数新篁参差林立,竹叶繁茂或斜逸旁出,枝梢稚嫩,展现出一派生机,其问若有轻风斜斜细吹,所有的竹叶作仰俯之势,枝叶摇曳,瑟瑟之清音恍然入耳。再加上坡石下平缓的土坡上,幽草丛生,葳蕤纤柔。使整个画面感受到一种恬淡、幽雅的诗意。画中山石,除用“飞白”画出其大轮廓外,皴擦也以“飞白”成之。丛竹似在风中摇曳,用笔遒健圆活,生意自足,竹叶的浓淡、疏密、前后、左右,俱各有致。簇簇兰花,葳蕤有生意,用笔滋润淡雅,显出兰的柔韧婉顺的性格。总体来看,图中所绘竹为浓墨,兰为淡墨,石用飞白法,笔法苍劲、率简,仿佛随手写来,别具一番豪情逸致。一是竹子生气郁勃,二是兰花飘逸潇洒,显露出各自的风采。 [1] 

创作背景

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等造诣均深,特别是书画方面成绩最为突出。在绘画方面继承晋唐五代和北宋的优秀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而且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除了擅长山水、人物、鞍马外,又长于竹石、花鸟,也是具有突出成就的高手。他提出作画要有“古意”,力倡书法人画。主张“书画同源”,他写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面本来同”。强调中国绘画以写代描,充分发挥墨笔的性能。此《竹石幽兰图》卷是赵氏在写竹石兰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1] 

作者简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2] 

文章标签: 绘画 竹石 书画 书法 竹叶 生意 坡石 方面

猜你喜欢

水仙图
墨兰图卷
岁寒三友图
红衣西域僧图
鹊华秋色
蜀道难
饮马图卷
双松平远图
水村图卷
覆盖的大锅(ting)
金银铜器
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越王鸟虫书石矛
0.119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