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经折装)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释文:

晋王珣书。(楷书)。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羣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行书)。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三希堂
鑑藏宝玺:研露
鑑藏宝玺:稽古右文之玺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无;书体:行书;全文: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印记: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缘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董其昌;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戊戌(西元一五九八年)冬至日董其昌题。;书体:行楷书;全文:晋人真迹。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书视大令不尤难觏耶。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戊戌(西元一五九八年)冬至日董其昌题。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肯堂;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延陵王肯堂。;书体:行书;全文:右晋尚书令。谥献穆王元琳书。纸墨发光。笔法遒逸。古色照人。望而知为晋人手泽。经唐历宋人主崇尚翰墨。收括民间珍秘。归于天府。不知其几矣。而尚有遗逸如此卷者。即赏鉴家如老米辈亦未之见。吾于此有深感焉。元琳书名。当时颇为弟珉所揜。故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法护珣小字。僧弥珉小字也。此帖之遶。颇为近世王穉登山人滥觞。其劣于乃弟得无谓是。乙巳(西元一六0五年)冬十二月至新安。吴新宇中秘出示。留赏信宿。书以归之。延陵王肯堂。印记:王肯堂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御识。;书体:行书;全文: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馀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印记:乾隆宸翰、涵虚朗鑑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御笔又识。;书体:行书;全文:乾隆丙寅(西元一七四六年)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蹟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印记:干、隆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院藏碑帖特展目录,页199、373。(书内140-2图版误植,非伯远帖)
文章标签: 行书 印记 西元 书体 全文 题跋 王珣 乾隆 楷书

猜你喜欢

伯远帖
王珣行书伯远帖
晋 王珣 伯远帖
晋 王珣 伯远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 册 晋王珣伯远帖
宋拓大观帖(二) 册 晋王珣三月帖
宋拓大观帖(三) 册 晋王循秋月帖
宋搨武冈帖(二) 册 晋王循七月帖
宋搨武冈帖(三) 册 晋司徒王询三月帖
宋拓圣教序 册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摹本纸本11行草书
宋拓定武褉帖赵氏藏本 卷 晋王羲之兰亭序
宋拓圣教序 册
曹娥辞
書巻
楷书曹娥谏辞卷(二版)
摹王羲之 门翰卷
宋拓圣教序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