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筱棠仁兄大人阁下。正月十三日。奉上一书。想尘台览接奉。十二月初四日。椷件于节次销差情事。无一语示及。固知刘云生一意遐取名誉。广通声气。盘踞方深。其语言又足以惑人。万非嵩焘自陈之言所能取信。亦直不屑与计较进退。惟能引身避之。窃度今日出充各国公使。跛礔侏儒皆能胜任有馀。即有富韩明哲人之才。无所用之。盖充使驻紮三十馀国。其礼接有时。其行动有数。无庆贺拜揖之虚文。无餽遗之私交。所办事件文各有其国例。要在考求援引。知其节要而已。亦并无所欺蒙。刘云生在德国颇多贬刺之言。然其接待公使自有通礼。必不至以无礼相加。朝廷不与撤还。德人亦决不相驱逐。是以尽人皆可充当者此也。有浩斯者。曾充驻京参赞李丹崖与相识。丹崖至德国。浩斯告言。德人最推重中国。此次多人至德国。乃反生其轻简之心。其言谓官学。生而其大指固。亦有在其间。卞长胜声名最下。丹崖考其故则一意矜张自大而已。自称官品与李相同。高出监督两等。与刘云生可谓同心同德。刘云生语丹崖。今日始知。朝廷派我充当二等公使。真是下不去。西洋喜周族所重。(以上第七开)术也。以刚行谕。以直济阴。而以老练之气奡然自命。为有见居之不疑。求之古人。惟王巨君之作伪近之。盖小人凶狡之尤者也。数月以来。积郁成疾。夜苦不寐。日来偶拾书箧。得去夏销假折稿。愤怒之气。一唾而为血块。知其受害深矣。去岁。威妥玛出京。嵩焘闻即上书摠署。谓应派员与议。摠署不敢应会。嵩焘假期将满。毅然自请一行。刘云生亦极怂恿之。乃具一疏。略陈洋务梗概。召所与往还。至交八九人。另议去就大端。且告以本意。求退而已。今事且迫。求退又不能。固当以身任之。而洋务交涉日深。即被谤日甚。克以一疏开陈大义。而后可任也。此又别是一去就当。与一相质证刘云生。力争宜出不宜具疏。问何说曰。政府诸公所厌闻。嵩焘诏政府自厌闻。吾自宜一陈论。刘云生公争之。次日又臣争之。语以不其疏。即不销差。刘云生言情可不销差。不宜具疏。止而又以书论之。当时亦莫测其所见。曲意从之。于是再展假而奉旨开缺矣。由今思之。徒以约。当随员恐嵩焘得罪政府。连累及渠耳。其阴谋如此。是时人心汹汹。嵩焘义当出任。至伦敦始知。其时。威妥玛请战。英廷痛斥之。威计窘求幼帅赴沪。为幼帅所拒。于是邀请赫得展转属之。伯相使当出京之初。销假与议所益必多。此亦嵩焘所能测量者也。不解前生积何冤孽得一刘云生。冤矣。苦笑。今其势必不与并立。俟奉二次销差。批折仍不放行。当榜刘生之罪。正告之天下。而自请撤参(圈去)矣。手此敬请台安。愚弟嵩焘顿首。阁下于刘亦相知好。请代一诘之。附呈疏稿。及致摠署书。亦略得其行径也。(以上第八开)。

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刘云生 公使

猜你喜欢

清郭嵩焘致曾国藩七月廿三日函 册页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宫太保伯中堂阁下书札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子美少铭信书札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远堂信书札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问樵兄信书札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刘坤一书札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黎兆棠书札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刘坤一书札
清郭嵩焘书札 册 致日京先生信书札
邓石如楷书诗轴
缂丝乾隆御笔泮池济宁行宫诗册(第十册)
永瑆楷书赵孟頫大士赞卷
于敏中书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阙笔卷
行书册
杨沂孙篆书七言联
吴熙载篆书临完白山人书轴
梁同书行书录语轴
查继佐行书诗卷
0.2951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