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1750--1841),字左田,又名左君,号壹斋、左庶子。先祖七世自当涂迁居芜湖,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五未时(即公元1750年9月5日13时至15时),生于芜湖西门外升平桥旧第,幼丧父母,由外祖父母抚养,及长,敏而好学。清乾隆年间,“以廪贡挑录议叙吏目”。乾隆三十三年(1768)四月,黄钺与安徽巡道李世杰在芜湖赭山滴翠轩创建中江书院,招员授业。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1790年),殿试中二甲第六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因与和珅意左,告假回芜,“掌教皖南北书院十载” [2]  。

嘉庆四年(1799),仁宗颙琰亲政,经安徽巡抚朱珪推荐,仁宗召见,问道:“朕在藩邸时知汝名久矣,何以假归不出?”黄钺据实呈奏,得仁宗赏识,加封为“懋勤殿行走”。嘉庆九年(1804),由主事提升为“赞善,入直南书房”,未补缺,待旨出任湖北、山东、顺天等乡试主考官。后兼山西、山东学政,准予密折奏事。嘉庆二十四年(1819),由赞善升为礼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肩舆入直,加封太子少保衔。次年(1820),任会试正考官,仁宗曰:“汝本寒士,因石君(即朱圭)推荐,遂至于此,能法石君先生人品学业,必能永沐朕恩。仁宗驾崩,将举行大葬礼,但无例可循,黄钺特奉旨拟奏丧仪条例。宣宗道光帝即位,封他为军机大臣,不久调任户部尚书,参与大典事宜,从事“京察议叙”。道光三年(1823),“赐宴玉澜堂”,并给功臣绘像,以彰忠义,黄钺是十五位老臣之一。道光四年(1824),为仁宗睿皇帝立“圣德神功碑文”,黄钺“恭代书成”,宣宗赐“蟒服大缎”。嘉庆、道光年间,“赐第内城,三次太医视疾,妻丧朱谕赐慰节哀”。当其70岁、80岁、90岁生日时,皇上亲书福寿匾联赠寿福如意等。其子黄福民由礼部小京升为主事。

黄钺在朝,“矢勤矢慎”,历职27年,忠于职守。道光十一年(1831),捐银千两,“倡兴赈济”。道光十三年(1833)“捐百金助赈”,以拯乡民。次年,芜湖饥荒,黄钺与王泽、许耕余等人发动有田富户及土绅14家,按田交谷600担,办“丰备义仓”四座,并于仓旁建乡塾,招童授教。


文章标签: 黄钺 道光 芜湖 主事 乾隆 嘉庆

猜你喜欢

石刻御制养正图赞 册
清董诰朱珪等合笔诚孚应祷 册
清仁宗诸臣合笔庆赏先春 册 黄钺和诗
清黄钺绘时华纪瑞 轴
清黄钺绘节卉迎薰 轴
清黄钺画春侣鸣和 册
清黄钺画春侣鸣和 册 春鹰时化
清黄钺画春侣鸣和 册 春雁随阳
清黄钺画春侣鸣和 册 春暖鸡雏
敢荔图
鹦鹉戏蝶图
上塞锦林图
山水
极乐世界庄严图
指画系列 纳尔逊·艾金斯
山水圖纸本
柏下仙鹿图轴
桃潭浴鸭图
0.1498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