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三羊执壶,清,通高10.2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6.5厘米。执壶白玉质地,玉如凝脂,洁白无瑕。壶体为圆形。腹部一侧雕壶柄,另一侧凸雕羊首为流,羊昂首,张口,口部即为壶嘴,脑后双角与壶身相连。壶肩部另凸雕二羊首。盖顶有圆形纽。玉执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陈设品,样式极多。将三只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了玉器,陶瓷、青铜器和绘画中往往亦以三羊作饰,俗称“三阳开泰”。古时“羊”通“阳”,据《易经》记载:“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后人因“阳”、“羊”谐音,用三羊喻三阳,取其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多用于岁首祝颂之辞。一种酒器。最早为瓷质的,出现于中唐时,当时称注子。唐代执壶硕腹,喇叭口,短嘴,壶的重心在下部。后壶体渐瘦长,重心向上提,五代至宋时壶体多为瓜棱式,往往与注碗成套使用。从元代开始,执壶的壶体呈玉壶春瓶式,壶流弯曲而细长,景德镇窑与龙泉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形式变化不大,并开始出现玉、珐琅、金银等质地的执壶。

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亦称“三阳交泰”。“泰”为《周易》中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以象“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其初、二、三爻皆为阳,意在阴消阳长,“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周易》载:“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也就是说,农历正月为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在一年起始冬去春来之际,古人常以“三阳”(羊)寓示“泰”卦,表达喜迎新春之意。羊与阳谐音,所以艺术家们常以三羊为题材来装饰工艺品,寓意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开泰(?—1763年),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十年(1745年)授湖北巡抚。十三年(1748年)调湖南。二十年(1755年)调四川。二十八年(1763年)以处理金川土司郎卡事不妥,命夺官。以头等侍卫衔赴伊犁办事,卒于任。

文章标签: 执壶 三阳 质地

猜你喜欢

白玉推胸
碧玉镂雕牡丹纹盒
水晶球
碧玉镂雕夔龙璜
兰亭序青玉插屏
碧玉莲花纹瓜棱式罐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
碧玉炉瓶盒三式
白玉镂雕龙螭斧式佩
翡翠福禄寿纹插屏
青玉衔莲水座大鱼
黄玉斧
白玉兽面纹匜
白玉十二月令组佩
碧玉坐佛山子
青玉刻乾隆御笔兰亭帖如意
碧玉凤鸟形砚滴
青玉十二辰斧形佩——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