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窑仿古铜纹尊,明,高15.2厘米,口径15.2厘米,足距15.4厘米。花囊撇口,粗长颈,短腹,圈足。颈部凸雕饕餮纹,颈两侧置对称兽头长鼻耳。紫砂胎,外罩乳浊的天青釉,釉汁肥厚。花囊与花插用途相类,只是口部较花插粗大,可以容纳数量更多的花枝,实用雅观。宜兴(1747—1809年),字桂圃,镶红旗人,清宗室爱新觉罗氏,恒新之子,永字辈。十一岁时授七品笔帖式,曾授太仆寺少卿、内府学士、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经筵讲官、盛京礼部侍郎、盛京户部侍郎、盛京刑部侍郎、盛京仓场侍郎、山东巡抚、江苏巡抚、领队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步军统领、翻译会试考官等职,著有《清文补汇》、《庸言知旨》等要籍。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鼎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传说中龙生九子,饕餮便是其中之一,特点是极其贪食。《说文解字》释其为:“饕,乃贪嗜财货饮食之意。贪食每较贪财为甚,以食盖财,故从食。餮,为大张其口以人财货纳饮食,故从飧声。”《吕览·先识》中说:“饕餮,恶兽名。古代钟鼎彝器,多琢其以为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虽然饕餮纹大多铸于青铜器,但玉器、瓷器等上也有不少饕餮纹。有的作品只琢刻鼻以上的部分,无口与颏,寓意节食戒贪。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文章标签: 宜兴 瓷器 饕餮 时期 粉青 花囊

猜你喜欢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青花云龙纹盘2
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
青花菊瓣纹碗
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青花缠枝莲纹碗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青花云龙纹盘1
青花缠枝莲双环耳宝月瓶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1
广窑塑贴螭虎纹方瓶
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
德化窑白釉弦纹双耳三足炉
珐花人物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