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松竹梅纹香炉,明宣德,高31.7厘米,口径20.2厘米,足距12厘米。清宫旧藏。炉方唇,短颈,扁圆多角形腹,下承以三个象腿形兽面足。外底略上凹,无釉。通体青花装饰。口部绘龟背锦文,腹部绘怪石松竹梅纹,双耳里侧均绘折枝灵芝纹,外侧绘卷草纹。三足上的兽首亦染青料。1984年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曾出与这件青花香炉大小相同、形体风格相似的宣德白釉香炉,由此可见,宣德时期御用香炉流行形体大气、气势雄伟之特点。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文章标签: 景德镇 青花 瓷器 中国 御窑厂 宣德 折枝 纹饰

猜你喜欢

彭城窑白地黑花兔纹盆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
青花怪石牡丹纹菱花式盘
青花花卉纹执壶
青花云龙纹盘1
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彭城窑仿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
仿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碗
青花海水纹香炉
青花锦纹绶带耳蒜头口扁壶
青花云龙纹盘2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菊瓣纹碗
青花灵芝纹碗
青花折枝月季纹碗
德化窑白釉瓷箫
0.1398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