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明成化,高41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16.5厘米。瓶呈葫芦式,小口,束腰,双球形腹,圈足。圈足内无釉露胎。通体青花装饰,青花呈色蓝中泛灰。上、下腹部均绘缠枝莲纹,口部绘回纹、覆莲瓣纹,束腰处绘仰莲瓣纹和覆变形莲瓣纹,近底处绘如意云头纹。此瓶形体秀美,上下比例协调,线条自然流畅,青花发色淡雅。传世的明代成化青花瓷器多为盘、碗、杯等小件器皿,此器为当时较大的器物。葫芦与道教有关,莲花是佛教圣花,葫芦瓶上画莲花,是成化时佛、道合一的体现。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瓶的一种式样,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多为陈设用品。“葫芦”音近“福禄”,有书“大吉”二字者,为祈求吉祥福禄之意。宋代南北方均有烧造,元以后景德镇大量烧制葫芦瓶,有八方形、上圆下方形、扁腹形、长腹形等,尤以明嘉靖时期为多。

为笔头形状之一种。笔头尖部细长、腰部粗壮、状似葫芦的毛笔通常称为葫芦式。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据文献记载,成化青料系用江西饶州乐平出产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这种青料含铁量低,没有了宣德青花那种黑斑,其柔和淡雅和透澈的蓝色与宣德青花浓重艳丽的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标签: 葫芦 青花 瓷器 装饰 家具 莲花 中国 纹饰

猜你喜欢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1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仿定窑白釉花觚
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德化窑白釉瓷箫
仿定窑白釉“云麓”款铺首耳瓶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1
彭城窑仿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
青花松竹梅纹香炉
青花玉壶春瓶
石湾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海水纹香炉
青花压手杯(狮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