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锦鸡图》轴,元,王渊作,纸本,墨笔,纵102.3厘米,横55.4厘米。该图上有王渊款:“至正已醜(1349年)王若水爲惠明作桃竹錦雞圖。”钤私印两方。是图将工整双勾的线条和细腻的水墨渲染合为一体,形成兼工带写的绘画技巧,以墨代色,脱胎于五代黄筌“黄家富贵”的工笔设色画风,反映了文人画重墨轻色的审美观。画家以水墨皴擦、晕染、粗细笔并用,行笔稳健而不乏洒脱,水墨层次变化丰富,颇有透明感,全图不着一色已俱见典雅端丽,画意蕴藉清润、幽静深秀。王渊(生卒年不详),字若水,号澹轩,浙江杭州人。他一生不仕,专擅墨笔花鸟、竹石。画意蕴藉清润、幽静深秀。

物象外沿以墨线两笔勾勒出轮廓的中国画技法。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中国画技法,即线条较为工整,敷染墨、色略为粗放之画法。

黄筌(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0世纪),字要叔,成都人。画家。后蜀广政七年(944年),淮南地方向后蜀国朝廷进贡了几只仙鹤,皇帝命黄筌将仙鹤依样画在后宫偏殿的墙壁上,黄筌便在写生的基础上描绘了6只仙鹤或警觉、或啄苔、或理毛、或翘足、或仰天长唳的不同姿态,犹如真鹤附壁,以至几只活的仙鹤经常跃到墙旁起舞,久久不愿离去。皇帝惊叹于黄筌的画艺,于是将这座偏殿命名为“六鹤殿”。黄筌还曾在蜀国皇宫八卦殿的墙壁上画四时花鸟,由于画得极为逼真,飞在空中的苍鹰从远处看到了墙上画的雉鸡,竟然从天而降,连连扑击。

黄筌所在的后蜀国于965年被一个新起的朝代——宋朝所灭。黄筌此时已是后蜀图画院的主管人,与宫中其他的艺匠一道被迫迁往远离故乡的汴梁(今河南开封)为新王朝服务,不久就去世了。而他的两个儿子黄居寀和黄居宝继承了父亲的技艺,继续在花鸟画领域内驰骋,成为花鸟画一大流派的创始者。中国古代花鸟画史上素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黄家”即指黄筌和黄居寀、黄居宝父子。他们所开创的富贵、华丽、写实的画风,成为后来历代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

即指五代黄筌开创的花鸟画风。黄筌(约903—965年),字要叔,四川成都人。后蜀宫廷画家,北宋初又入北宋画院。作品多绘宫禁中的珍奇花鸟,画法工整鲜丽,勾勒填彩,称为“勾勒法”,形象生动逼真,又有“写生法”之谓。风格精细富丽,故有“黄家富贵”之称。其画法传至北宋画院,被定为规范样式,遂奠定了宋代宫廷花鸟基本格调,也成为“院体”花鸟的传统渊源。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章标签: 黄筌 花鸟 水墨 绘画 宫廷

猜你喜欢

莲鹡鸰图
花竹锦鸡图
桃竹锦鸡图
杂花图卷
元 王渊 竹石集禽图轴
兔子
百花
唐絵手鑑筆耕園_蜻蜒図
花鸟
砥柱铭卷
明皇击球图卷
白莲社图
五龙图卷
无花果图
草书浣花溪图
册页 24张黄庭坚全册
十六罗汉图
烟岚秋晓图卷
0.1506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