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熊(1823年7月19日—1857年11月23日),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浙江萧山人,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幼时家贫,跟塾师学画人像,后寓居苏州、上海以卖画为生。曾流浪到宁波。曾居于挚友周闲之范湖草堂三年,并得遇著名文人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馆”学画,深得宋人笔法。任熊是绘画全才,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画法宗陈洪绶,与弟任薰,儿子任预、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概述图为任熊自画之像。

代表作有为著名词人与画家周闲所绘之《范湖草堂图》、以及由周闲等题跋之《十万图册》等。

中文名任熊别    名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日期1823年7月19日逝世日期1857年11月23日职    业画家主要成就“海上四任”之一

“沪上三熊”之一出生地浙江萧山代表作品《姚燮诗意图》,《于越先贤传》,《剑侠传》,《列仙酒牌》父    亲任椿


简介

任熊,浙江萧山人,非上海人。其父任椿,善画,在当地稍有名气。受其影响,任熊自幼喜爱绘画,童年时常画灯画。父卒,又从村塾师学画肖像。凡影描勾填之法,画男女老幼之容,无所不会。因不愿死板地恪守粉本,乃窃变其法,以期画出裹在衣冠里的人体解剖结构,于是弄得“朝服翎顶者秃其颅矣,端拱者跣一足矣”,因而引起老师的不满。任熊遂离师而赴各地卖画为生。

任熊在杭州得到同乡陆冶山相助,结识了许多画友。此时他的肖像画已为人所重,然他对传统艺术的学习仍孜孜不倦,临摹了杭州孤山圣因寺贯休的十六罗汉石刻画像。浙西周闲喜爱任熊绘画,将他邀至范湖草堂,使他终日临抚古人名作,略不满意,则再临一遍,必达到与原作乱真或胜过原作乃已。兴致所到,经常通宵达旦,前后达8年之久,故其画艺日益精深。后又被宁波文人姚燮延请。姚家收藏甚富,使他得以饱赏宋元明清诸代名家的书画佳品。在此期间,他创作的《姚燮诗意图》120幅(故宫博物院藏)为生平杰作之一,设境之奇,运笔之妙,令人赞叹。任熊后来常往来于宁波、杭州、上海、苏州等地,靠卖画为生。后因病卒于家,年仅三十五。

画风

任熊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堪与陈洪绶并驾。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夸张、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自画像神态刻画细致入微,十分写实。任熊对衣纹的勾画向来十分精彩,铁画银钩,很见功力。所题款字也是十分有力,与画法同出一辙。曾有《于越先贤传》、《剑侠传》、《列仙酒牌》等画曾刻印行世,

传世作品有《十万图册》十页、《姚燮诗意图册》《自画像》轴等,现藏故宫博物院;咸丰五年(1855)作《四梅图》轴藏中国美术馆;《为姚梅伯作人物册》二十页、《洛神图》轴、《范湖草堂图》卷藏上海博物馆;《丁文蔚像》轴藏浙江省博物馆;《少康像》册页藏南京市博物馆;《瑶宫秋扇图》轴藏南京博物院;《四季花卉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人物图册》藏广州美术馆。

文章标签: 人物 任熊 草堂 范湖 图册 周闲 杭州 绘画

猜你喜欢

册页
宝相观音图
极乐世界庄严图
山水图
荷花图
鸡鸣图
观泉图
指画怒容钟馗图
桃园图
长林逍遥图
山水十开
土尔扈特白鹰图
山水人物手卷(桃花源图)
柏下仙鹿图轴
山水册页
古代景观册页(山水册页)
山水图卷
仿唐寅秋林书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