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故事图》册,清乾隆,徐扬绘,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本幅自识:“端阳故事八帧,臣徐扬敬写。”钤“臣”、“扬”朱文印二方。

此图册各开分别描绘了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历代各地的风俗习惯。每开均以隶书题写画名,并以行书对画作加以注释,以便读者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乾隆皇帝作为出身于满族的清王朝统治者,将顺民心、近民俗视为稳定朝政的一条治国的根本之道,他常谕令宫廷画家以写实的绘画技法表现汉族的民俗事象,除谕令徐扬绘本图册之外,还谕令徐扬绘《姑苏繁华图》、《京春诗意图》,以及命宫廷画家周鲲绘《村市生涯图》等等,以便对汉民族的风俗传统有更为形象的认知。

第一开名《射粉团》,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第二开名《赐枭羹》,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第三开名《採药草》,题:“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第四开名《养鸲鹆》,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第五开名《悬艾人》,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第六开名《系采丝》,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第七开名《裹角黍》,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第八开名《观競渡》,题:“观競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图册上钤有乾隆皇帝诸方玺印:“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徐扬(生卒年不详),字云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历南巡,徐扬恭献图册,得到皇帝的赏识并因此入宫供奉,在如意馆供职达26年之久。擅长人物、花鸟、楼阁,官至内阁中书。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今称满族)。
清高宗内府所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称为希世之珍,并藏在养心殿“温室”,颜曰“三希堂”。

文章标签: 徐扬 图册

猜你喜欢

牡丹山鹤
姑苏繁华图卷二版
姑苏繁华图卷货单
姑苏繁华图卷一版
乾隆南巡图卷六
玉带桥诗意图卷
乾隆南巡图卷二
牡丹山鹧
徐扬乾隆皇帝南巡图卷之返回京师
芦雁图
山水册11开
指画系列 纳尔逊·艾金斯
雄鸡图轴
溪亭独眺图
芝昜东湖图卷
玉堂富贵绢
观音图
双骏图
0.225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