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水仙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74.7厘米,横47.5厘米。

本幅款署:“群仙祝寿。拟范湖居士。己酉吴俊卿。”钤“昌硕”白文印。

“己酉”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吴昌硕时年66岁。

此图又名《群仙祝寿》。图绘天竺、水仙。构图颇具匠心,水仙顺坡生长取斜势,而参差错落的天竺直、斜之姿兼备,使画面富于变化,情趣盎然。水仙的叶片以墨笔勾线,石绿填色,浓厚的色彩增添了鲜活的生机;高挑的天竺则以写实手法点染而成,其艳丽的嫣红色与水仙的绿色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色彩明亮却不俗艳。此作是吴昌硕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

天竺、水仙均有长寿之意,且谐“诸仙”之音,是寿意画的常用题材。范湖居士即周闲(1820-1875年),字存伯,一字小园,号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晚清上海重要画家,精于水墨花卉,与任熊、任颐、吴昌硕等相友善。图题“拟范湖居士”,可知此图有借鉴周氏之处。吴昌硕(1844—1927年),原名俊,字昌硕,以字行,号苦铁、缶庐等,浙江安吉人。早年习书,中年学画。曾任官府小吏,后以鬻书卖画为生。绘画以写意花卉著称于世,对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精篆刻,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书法一变前人成法,风格独特,长于摹写石鼓文,并以此擅名于近代书坛。与任伯年、高邕等在沪书画家相友善。著有《缶庐诗存》,后人整理出版其画集多种。此题材一般有两种处理手法,一是由传说中的仙人组成,常见的有八仙、西王母、寿星等;一是由各种花卉、竹、桃、灵芝、水仙等组成图案,寓意群仙祝寿。

周闲(1820—1875年),字存伯、小园,号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属嘉兴)人。工篆刻、书法、花卉。其画宗法明陈淳、清李鱓风格,落笔劲健,于洒脱中寻求气韵生动。
任熊(1823—1857年),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寓居上海卖画为生。其受父影响,自幼喜爱绘画,曾从民间塾师学画肖像。后赴各地卖画为生,临摹了杭州孤山圣因寺五代贯休的十六罗汉石刻画像等,画艺日益精深,又在浙西名士周闲和宁波姚燮的家里遍临前代名家的书画佳作,逐渐形成自己兼具传统绘画及民间绘画之长、富有创造性的绘画风格。他的绘画技艺多样,人物、花卉、山水无所不能,工笔、写意兼长。其人物画法学明代画家陈洪绶,线条圆劲,形象夸张,多以历史故事和仕女为题材。其花鸟画工笔重彩与没骨写意兼收并蓄,将民间艺术与文人画的笔墨融为一体,格调清新。所作山水数量不多,但均构思妙异,布局奇巧,笔墨精微,色彩缤纷。他以笔致清逸、画风高古及构思巧妙为画坛所重,与同时代的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又与任薰、任颐、任预并称“海上四任”。任颐(1840—1896年),初名润,字小楼、伯年,浙江绍兴人,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擅长人物、肖像、花鸟、山水画。其绘画除继承民间及传统文人画,融汇陈洪绶、陈淳、徐渭诸家之长外,还吸收了西画速写、设色诸法,形成丰姿多彩,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与任熊、任熏、任预并称为“海上四任”。

文章标签: 花卉 水仙 天竺 吴昌硕 浙江 绘画 题材 民间 范湖 任熊 写意 风格 居士 周闲 上海

猜你喜欢

书法1
朝日红荷
春风吹出红
贵寿图(立轴)
花鸟
鞠有黄花
墨梅
牡丹
秾艳灼灼云锦鲜立轴
桃潭浴鸭图
鹦鹉戏蝶图
白龙潭
上塞锦林图
梅花牡丹图卷
猛虎图轴
山水人物手卷(桃花源图)
牡丹竹石图
土尔扈特白鹰图
0.0870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