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104厘米,横:53.5厘米。此为清出土初拓本,首行“是”字左上角稍损,末行“延光”上之“元”字完好。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印。碑立于汉延光四年(125年)。书体非隶非篆,似符印之字,屈曲古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以隶笔作缪篆,亦可附于西汉八分”。碑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修诸城超然台时得自土中,下作锐角;后移置县治门外,当时尚不被人所重。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寿光知县宫懋勘灾至县,识此碑为汉隶,即椎拓以去。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后,宫懋再知诸城,乃以其嵌于内堂之东垣,并以亭护之,自此碑始大显于世。民国元年(1912年)移至学宫。1958年“大跃进”时,作了铺路石,1961年之后,几经查寻,迄无下落。黄易所此藏清出土初拓本殊可宝贵。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的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即朱缨,字清甫,号小松,江苏嘉定人。明代竹刻名家,为竹刻家朱鹤之子。约活跃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工小篆、行草,亦擅绘画。刻竹继承其父章法,而有出蓝之誉。好刻神仙佛像、山水人物等。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今海南)人。清光绪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清末著名书论家,倡法北碑,书学包世臣、张裕钊,得力于《石门颂》,评者谓有“纵横奇宕之气”。其书不泥于古法,点划结字不求工整,处处皆有新意。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清史稿》有传。桂馥将汉魏系统的印文篆书统称缪篆,并编其文为《缪篆分韵》。又,两汉之间王莽时将文字书体定为“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即“六书”,缪篆专指其中一种屈曲缠绕的印文书体。

旧指学舍。旧方志中常借作门目名,属于学校一类,多载当地学宫的建立、变迁、重建等情况。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出没其间,还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岛上的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的,光彩夺目。渤海之滨的山东省蓬莱,海面上有时会出现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奇景,可能就是古人以为的仙岛。

猜你喜欢

汉开通褒余道刻石
嵩山少室石阙铭册
石人冠顶刻字
朱君长刻石
仓颉庙碑
汉秦始皇泗水升鼎图画像拓片
东武侯王基断碑
嵩山太室石阙铭
孔林坟坛刻石册
武梁祠堂画象题字
敦煌长史武班碑
庐江太守范式碑册
食斋祠园画像石
“维天降灵”瓦当
汉郭有道碑
汉孔宙碑连碑阴共两纸
汉乐舞及六博戏画像拓片
汉昆弟六人买地记
0.1612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