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他君石柱,东汉,高119.2厘米,宽33.5厘米。石柱上正文10行417字。此件石柱为芗他君祠堂内置放的石柱之一,立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石柱四面刻有人物、动物画像,前面上半部刻文字,最上刻“东郡阙县东阿西乡堂芗他君石祠堂”,下刻正文,内容记载芗他君事迹以及其子芗无患等为其建立祠堂的原因与经过。柱础为一雕刻精美的神兽。刻石文字书法自然,体现了东汉隶书风貌之一种。汉代题刻石柱存世较少,如此件刻石文字内容丰富、画像雕刻精美者尤为少见。1934年,此石柱出土于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铁头山。录文:东郡厥县东阿西乡常吉里芗他君石祠堂。永兴二年七月戊辰朔廿七日甲午,孤子芗无患、弟奉宗顿首。家父主吏,年九十,岁时加寅五月中,卒得病,饭食衰少,遂至掩忽不起;母年八十六,岁移在卯,九月十九日被病,卜问奏解不为有差,其月廿一日况忽不愈。旬年二亲蚤去明丗,弃离子孙,往而不返。帝王有终,不可追还,内外子孙,且至百人,抱持啼呼,不可奈何。惟主吏夙性忠孝,少失父母,丧服如礼,修身仕宦,县诸曹、市掾、主簿、廷掾、功曹、召府,更离元二,雍养孤寡,皆得相振。浊教儿子书记,以次仕学。大子伯南,结偅在郡,无为功曹书佐。在门閤上计,守临邑尉,监蒨案,狱贼决史,还县廷掾、功曹、主薄,为郡县所归。坐席未竟,年西卌二不幸蚤终,不卒子道。呜呼悲哉,主吏早失贤子。无患、奉宗,克念父母之恩,思念忉怛悲楚之情,兄弟暴露在冢,不辟晨夏,负图成墓,列种松柏,起立石祠堂,冀二亲魂零有所依止。岁腊拜贺,子孙懽喜。堂虽小,经日甚久,取石南山,更逾二年,这今成已。使师操蒃,山阳瑕丘荣保,画师高平代盛、邵强生等十余人。段钱二万五千。朝莫侍师,不敢失懽心,天恩不谢,父母恩不报。兄弟共处甚于亲在,财力小堂,示有子道,差于路食。唯观者诸君,願勿贩伤,寿得万年,家富昌。此上人马,皆食大仓。古行政区划,本秦时置,汉代延置。两汉时辖境大部分相当今河南省东北部地区,东至今山东省中西部边界。《后汉书·郡国志》载兖州刺史部下“东郡,秦置,去洛阳八百里。十五城”,为“濮阳、燕、白马、顿丘、东阿、东武阳、范、临邑、博平、聊城、发干、乐平、阳平、卫、谷城”。古行政区划,《后汉书·郡国志》未载,即东汉时东郡下属谷城县更名,今山东省东阿县。即太子。

文章标签: 父母 山东省 祠堂 文字 子孙 行政区划 石柱 东郡 主吏 东阿县 兄弟 后汉书 君石 内容 永兴 画像

猜你喜欢

汉开通褒余道刻石
清黄易集秦汉瓦当册
汉石墙村食堂题字
汉秦始皇泗水升鼎画像拓片
“甲天下”瓦当
祀三公山碑
汉三公山神碑碑阴勒石通道刻记
朝侯小子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熹平石经残石
汉三公山之碑
朱君长刻石
汉吉羊灯拓片
李孟初神祠碑册
汉孔彪碑
汉耿君表
汉裴岑纪功碑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