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定武兰亭序》卷,锦包首,墨纸纵25.4厘米,横61.2厘米。内签小楷书“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春草堂珍藏。蒙泉题籤”。又小字补识“此九字不全本也。蒙翁标题误。”王养度,清道光年间浙江杭州人,字蒙泉,斋名蒙泉书屋、春草堂、三羊斋,富藏书画。该本虽系定武旧刻,而摹勒精工。因无游似题署,而有别于他本游相兰亭,人多忽视之。乾隆六十年宋葆淳获此本于扬州,喜不自胜,延诸名家题跋,又携至岭南上石,方显于世。后曾藏钱塘王蒙泉春草堂,故名“春草堂本”。此本五字未损。“盛”字第一、三笔形如锯齿,“由”字类“申”字,“列”字笔画似铁钉,“亦”字下部作四点,“盛”字上小龟形未甚剥蚀,隐隐可见,横簾北纸阔一寸许,其为宋拓毫无疑议,且收藏得地,楮墨如新,尤足宝贵。翁方纲、宋葆淳、陈焯、陆恭、钱伯坰、吴荣光、刘镛、朱昌颐、梅盦、伊秉绶、王养度、顾文彬等跋十九段。杨能格、钱伯坰、孙星衍、阮元、秦恩復、王仁俊、黄以霖等观款七则。钤“雪轩审定”、“黄芳私印”、“王有龄印”、“紫珊审定”、“宋葆淳印”、“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书画印”、“子子孙孙永宝用”、“赵氏孟林”、“梅花书屋珍藏”、“是本曾藏宋葆淳家”、“忠孝传家”、“王氏梅花书屋珍藏金石碑版书画印信”、“雪轩审定”、“子孙宝之”、“王氏珍藏书画印”、“伊秉绶印”、“上海徐紫珊考藏书画金石书籍印”、“蒙泉秘笈”、“宜子孙”、“曾流传在钱塘王蒙泉春草堂”、“荷汀珍藏”、“约斋曾观”、“陈焯印”、“珍秘”、“春草堂印”、“徐紫珊秘箧印”、“翰墨清赏”、“上海徐紫珊鉴藏书画图籍印”、“王氏春草堂珍藏书画印”、“陈焯印”、“吴荣光印”、“晋府图书”等印。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使鼠须笔,凡28行324字,书法藻丽多姿,精美绝伦,历代为楷模。
包在手卷背面开头部分的锦,一端与天杆相连,一端与覆背相连,其靠近天杆处常见贴有狭长的签条。当手卷卷拢时,包首起着保护和装饰手卷的作用。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吴荣光(1773—1843年),字伯荣,号荷屋、拜经老人,广东南海人。官至湖南巡抚。能诗文,精鉴赏,收藏书画字帖甚多。著有《辛丑销夏记》、《筠清馆金石文字》、《帖镜》等。其中《辛丑销夏记》为著录书中精审之作,此书成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季,时值辛丑年,故为书名。全书对吴自藏或借观的法书、碑帖、绘画计146种进行了尺寸标注、印章辨认、款识和题跋的抄录等项著录工作,其中对作品的真赝考证及记述作品的流传经过较为详赅,也最为重要。伊秉绶(1753—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福建宁化人。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又曾官惠州、扬州知府,在任期间颇有政声。工诗,善画墨梅,尤以擅书名于时,书工楷、行,以隶书最负盛名,位列乾嘉八隶之首。伊秉绶与邓石如的活动时间大致相同,评者谓其与完白山人共为有清一代碑学之鼻祖。著有《留春草堂诗钞》、《墨庵集锦》等书行世。《清史稿》有传。

孙星衍(1753—1818年),字伯渊,一字季逑,号渊如,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榜眼,嘉庆十年(1805年)授山东登青莱道。最精诗文,名著海外,与洪亮吉齐名,并称孙洪。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隶、刻印。校刻古书最精。有《平津馆读碑记》、《寰宇访碑录》、《续古文苑》等著作。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精研金石,参与修《石渠宝笈·二编》、《钦定全唐文》等书,有《研经宝集》、《积古斋钟鼎款识》、《浙江金石志》等著述。嘉庆十六年(1813年)阮元编撰《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四卷。

文章标签: 金石 乾隆 浙江

猜你喜欢

宋拓唐虞恭公温彦博碑
宋拓大观帖
宋拓孙过庭书谱
宋拓唐道因法师碑
宋拓淳化阁帖
宋米芾孔圣手植桧赞刻石
宋马测墓志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宋拓唐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宋赵宗道妻崔氏墓志拓片
宋张仲荀抄高僧传序
宋祖庙祝文
宋京兆府学移石经记拓片
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
宋拓唐皇甫诞碑
宋苻彦琳墓志
唐张逸墓志并盖拓片
宋拓三国范式碑
0.1680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