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葡萄纹椭圆盘,明永乐,高3.1厘米,口径18.5-26.8厘米。清宫旧藏。盘椭圆形,通体髹肥厚朱漆,盘心雕刻葡萄枝叶图案,中部硕大的葡萄高出盘心,凸起表面约15mm,晶莹饱满,这种局部凸起的处理方法几近圆雕的境地,为前所未见。盘底髹黑漆,刀刻填金“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款下被涂掩的“大明永乐年制”针书细款仍依稀可辨。此器为明早期官办漆器作坊果园厂的优秀作品,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雕漆工艺的水准与风貌。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葡萄本非中国内地所产,系由西域传来。《齐民要术》曰:“汉武帝使张骞到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葡萄纹在内地图案装饰艺术中最早见于东汉,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已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的喜爱。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御用监”便在皇城内设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元代雕漆名匠张成之子张德刚被召进京,“面试称旨,即授营缮所副”,掌管果园厂漆器的生产。因此,明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的雕漆保持了元代张成、杨茂雕漆“浑厚圆润,藏锋清晰,磨工大于雕工”的特点。果园厂遗址今不存,据文献记载,在西安门内,棂星门迤西,约为现在西什库之东的灵境胡同一带。

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

文章标签: 葡萄 永乐 果园 漆器 红漆 花纹

猜你喜欢

黑漆嵌螺钿云龙纹大案
剔红曲水流觞图圆盘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剔红牡丹纹圆盒
剔红云龙纹圆盒
剔红荔枝纹小圆盒
剔红观瀑图圆盒
剔红观瀑图圆盒1
剔红云龙纹盝顶式长方盒
剔红婴戏图长方盒
剔红梅花喜鹊图方盘
填彩漆双龙纹长方形委角盒
剔红五老图委角方盘
剔红九龙纹圆盒
有盖的盒子_Covered Box 12981
剔红松竹梅鹤纹圆盘
剔彩双龙纹委角长方盒
朱漆描金山水人物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