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清代的纸本水墨画。画上坡石用笔为倪瓒独特的折带皴,若淡若疏,骨力内蕴。树木的勾勒点染也出之以简疏的笔法,中锋下笔,复笔皴擦,看似简淡,实含腴润。正如杨翰《归石轩画谈》评述的“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弘仁仿倪,绝不是以追求倪瓒的画法为目的,他广泛吸收前人的成果,取其意,而不在笔墨迹象间,师法倪瓒、黄公望,同时以自然为师,抒己胸臆,从而形成了其山水画的基本面貌。此画中亦可见一斑。

简介

《幽亭秀木图》轴,清,弘仁作,纸本,水墨,纵68cm,横50.4cm。

主要内容

图中自题:“辛丑结夏澄观轩为作幽亭秀木图,奉岳生大居士教。渐江学人弘仁。”钤“弘仁”、“渐江”印。

“辛丑”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受赠者名罗衮期,字岳生,安徽歙县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图上有罗衮期小跋:“启悟师久慕渐江笔意,属予代索,遂以寄予者转赠之。”又有弘仁侄江注题诗“吾师漫写倪迂意,古木孤亭水石幽。优钵昙花题品在,禅门珍秘抗王侯。为启公题家师笔”。

作为明遗民画家,弘仁曾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参加抗清活动,明亡后,遁迹江湖,寄兴诗画。他眷怀故国,作诗曰:“偶将笔墨落人间,绮丽楼台乱后删。花草吴宫皆不问,独余残渖写钟山。”钟山是明太祖先元璋的陵墓所在地,此诗悲凉沉郁,感怀至深,表达了弘仁不忘故国的坚贞气节,正是这种情怀,使他的绘画倾向于倪瓒的风格,倪画中荒寒萧瑟的意境引起了他心灵的共鸣。此图是弘仁晚年居住在歙县五明寺时所作。画风为倪瓒的变格,作平远布局,近处坡岸茅亭,亭前后有松杉杂木高耸,略去浅水遥岑,使前景成为独立的主体,加强了山石结构的表现,产生较为平和的亲切感。

本幅经张大千收藏,左下角钤收藏印“大风堂”白文、“大千之宝”。


文章标签: 弘仁 倪瓒

猜你喜欢

林泉春暮图轴
山水册11开
山水册12开
山水图卷
雨余柳色图.
芝昜东湖图卷
长林逍遥图
弘仁幽亭秀木图轴
弘仁南冈清韵图扇页
溪亭独眺图
耕织图册
疏树归禽图
晴沙集影图
芦雁图
山水图
山水人物手卷(桃花源图)
观音图
观泉图
0.1566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