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戴熙忆松图》是清代戴熙的绘画作品,纸本墨色,纵37.7厘米,横123.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颇有“北宋”山水的气势,在意境上突破了“四王派”末流的萧淡枯寂,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雄浑沉厚,山石形态及皴法。

作品赏析

《忆松图》是戴熙“师造化”的最好例证。画家跋云:“地近方山,山有龙池云洞诸胜,多松,漫溪弥谷,旷望无际,常月夜行万松中,遇要氏兄弟,结苑读书其下,赋诗赠答,慨然有卜邻之志。后来京师,每值风和月霁,辄追忆之,嘱写《忆松图》,落落五年末有以报,丁未早春,侨居都下颇忆故山松径……”

作者简介

戴熙(1801—1860)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醇士(一作莼溪),号榆庵、松屏,别号鹿牀居士(一作樚牀)、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进士,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事。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领会。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又能画花、人物,以及梅竹石,笔墨皆隽妙。秦祖永的评论是:“临古之作形神兼备,微嫌落墨稍板,无灵警浑脱之致,盖限于资也。所写竹石小品停匀妥帖,尚为蹊径所缚,未能另立门庭也。”

他的山水画属“虞山”一派,因受奚冈的影响,所以他的画风也接近于“娄东”派,他的山水多用擦笔,山石以干墨作皴,然后以湿笔渲染,颇得物象的形象和神髓,世人谓之"蝉翼皴"。他晚年所画的《山水长卷》笔致醇朴。有《习苦斋集》、《习苦斋花絮》等。


文章标签: 山水 道光 杭州

猜你喜欢

石梁雨来亭图卷
松竹图
松下鸣琴图卷
古树及行书诗成扇
卧楂图卷
清戴熙山水图册
戴熙、刘彦冲合作虎阜图二段卷
清 戴熙 石梁雨来亭图卷
戴熙 山水图
句古双栖图
青山卞居轴
山水十开
月曼清游图册
芝昜东湖图卷
梅竹春音图
晴沙集影图
柳禽图
山水人物手卷(桃花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