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帖》页,北宋,米芾书,纸本,行书,纵26.6厘米,横47.1厘米。

释文: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注释:张僧繇:南朝画家,以善画佛道人物造像著称,“天王”即此类作品。薛稷:初唐书法家。景温:即谢景温,字师直,米芾同时人,传见《宋史》卷二九五。《问礼图》与珊瑚笔架都是他的藏品,“节相”则是他的官职——“权尚书出知州军事”。名表:宋代礼部郎中别称“名表郎官”,米芾曾任该职。

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用笔纵逸迅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充分表现了他放达的个性与深湛的功力。信中言及珊瑚笔架即随手插图一幅,可谓神来之笔,此也是米芾唯一的传世画迹。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

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时期画家。天监(502-518年)中为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善画道释人物、写真、山水、花鸟等。文献记载他画寺庙壁画的佛像善凹凸法。所作人物“笔才一二,像已应焉”,“骨气奇伟,规模弘逸”。山水画直接用青绿重色画峰峦泉石等,而不以笔墨勾勒,称为“没骨法”。张僧繇对隋唐时代的画风有着一定的影响。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唐书画家,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画鹤犹为生动,时称一绝,李白、杜甫曾有诗赞美。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文章标签: 珊瑚 米芾

猜你喜欢

蜀素帖
李太师帖
伯充帖行草书
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行书
葛君德忱贴行书
行书三札
行书札
晋纸帖 纸本行草书
梁简文帝梅花赋
冊頁纸本
跋欧阳询行书张翰帖纸本
纡问山堂帖
教审帖
墨迹
砥柱铭卷 纸本行楷书
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全卷)白麻纸
行书题王诜诗帖页
草书洛神赋卷 (全卷)绢1
0.1093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