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图》轴,明,李在绘,绢本,墨笔,纵135厘米,横76厘米。图绘山间村落,巨峰如障,溪流坡岸,人物舟船,房屋俨然。作品取全景式山水,构图饱满,气势宏阔,皴笔细密扎实,墨韵浑厚。山石的卷云皴法和树木的“蟹爪枝”画法来自北宋郭熙,而用笔较为粗放率意,兼具南宋马远、夏圭之意,这种融南北宋于一体的画法是李在的本色面貌。画面以雄壮的山川衬托村居生活之平和气息,颇具怡然闲适之意趣。本幅款署“李在”,钤“金门画史之印”朱文印。李在(?—1431年),字以政,福建莆田人。明宣德年间入值仁智殿待诏。李在的绘画以山水见长,取法北宋郭熙之细润,兼得南宋马远、夏圭之豪放,在明初其声望仅次于戴进。中国画传统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树木纹理,由北宋山水画代表李成、郭熙最先使用。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早年似是一位职业道士,没有正式从师学画,靠自己苦心学习钻研,终成一位杰出的画家。曾为御画院艺学,提升到“翰林待诏直长”的画院最高地位。生卒年不详,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其画直到晚年不但毫无习气,反愈精神,被誉为李成、范宽之后“独步一时”的山水画大师。同时,他还是一个美术理论家,由其子郭思记录整理的《林泉高致》就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人,大约活跃于13世纪初期),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马远的祖父随着高宗赵构南渡,所以马远是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生长大的。他大致的活动时间在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圭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夏圭(生卒年不详),一作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家,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大家”。宁宗时任画院待诏,赐金带。善画山水,属水墨苍劲一派,喜用秃笔,下笔凝重,继承发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取景简练,常以半边景物表现空间,与马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山川指山岳、河流和平野。方志类书中常将“山川”列为一目,用以记载某一地区的形胜,诸如:山脉、河流、湖泊、池沼、津梁,以及与山川有关的森林、矿藏、名胜、景观等。

文章标签: 马远 山川 画院 山水 李唐

猜你喜欢

阔渚遥峰图
山庄高逸图
圯上授书
李在阔渚遥峰图轴
明 李在 琴高乘鲤图轴
崇山水榭图
明 李在 仿马远烟云叠嶂
集古名绘 册 明李在圮上授书
便面畫選集8张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芳树遥峰图
品茶图
临米芾方圆庵记
烟笼玉树图
墨卷传衣图
花鸟草虫写生册
人物故事图
赤壁图卷
0.150376s